80%的企業都開錯了的經營分析會,到底應該怎么開?(上)
很多企業開經營分析會都開不好,道理好像都懂,一開就廢。不要低估持續改善的經營分析會一年、兩年日積月累這樣持續精進,為組織構建的競爭壁壘。
下面我們就通過日常會議中經常出現的3中現象,引出企業究竟該如何開好經營分析會。
01 經營分析會3大誤區
誤區1:曬成績而不直面差距 一個規模千億的企業,到11月才發現一個經營單元虧損超過1億元。“虧損是今天才發生的嗎?”,在專家看來,前10個月一定有虧損或虧損跡象。但相關干部能不暴露就盡量捂著,實在捂不住了才暴露出來。但年底暴露出來已喪失了彈性調整和改善時間,非常可惜。 幾乎無一例外,每一家企業的經營分析會都成為了曬成績、表功勞的會議;沒有成績的敘苦勞、講一個感人的加班故事。而對不得不報的差距,則選擇私下溝通。 之所以無人直面血淋淋的差距,是因為干部怕丟面子、怕擔責,也因為公司沒有差距分析的要求,未構建預算核算預測機制,更未營造自我批判的文化氛圍。 一個組織只要忽視差距,不僅年度經營目標難以達成、組織能力也將停滯不前。 誤區2:直接談行動而不找根因 一個農牧企業的經營分析會上,當高管們熱烈討論“防控非洲豬瘟”的具體防控措施時,我們的輔導專家問了一個問題“非洲豬瘟病毒到底怎么來的?”,整個會議現場鴉雀無聲。 如果沒有弄清楚非洲豬瘟病毒的來源和傳播渠道,就是沒有找到根因;未找到根因就直接談防控設施設備等,均是舍本逐末的徒勞。 會上,有高管建議辭退發生非洲豬瘟的豬場場長。輔導專家又問了一個問題“辭退場長后,就不再發生非洲豬瘟了嗎?”整個會議現場再次鴉雀無聲。 大部分人缺乏根因分析的意識和方法,更愿相信個人的經驗判斷。于是一談差距就提改善行動、一談問題就開處方,是典型的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。 找根因特別是主觀根因是一個異常痛苦的過程,我們將其比喻成抽打自己的靈魂。 如公司沒有要求,或經營團隊不知根因是什么及尋找根因的方法,則幾乎不可能找到根因。 不找出根因,不針對根因建立流程,幾乎不可能徹底解決問題,也將不能提升組織能力。 誤區3:只有回顧而無預測 一個互聯網企業的經營分析會上,匯報干部精心準備了差距分析的內容并做了較為精彩的匯報。掌聲過后,我們的輔導專家問了幾個問題“你匯報所說的行動計劃瞄準哪些具體的經營目標?如何驗收?你對未來的預測是什么?接下來做什么才能實現年度目標呢?”,現場又是一片寂靜。 大部分企業回顧過去、檢討差距后,提出口號式行動計劃如“加強…….改善…….”,或提出執行了也不改善經營結果的行動計劃。如上我們通常不客氣地稱之為“假動作”,之所以稱之為“假動作”,是因為不知道什么時間、按照什么標準、找誰驗收,更不知道這些行動將帶來哪些經營結果的改變。 假動作與根因分析不足有關,也與對未來的預測不足有關。我們之所以復盤上一場戰,是為了打贏下一場戰甚至年度經營戰。 因此,我們需要清晰地預測下一場戰的目標、風險、打法、組織協同及資源配置,這才是經營分析會的核心目標。 02 經營分析會的3大價值 通過如上總結,我們會發現開好經營分析會不易,那有沒有方法呢?首先要提高對經營分析會的認識,講三點: 第一,重新認識經營分析會的價值。 經營分析會的核心價值是什么?經營是什么?經營就是把目標變成結果,所以,經營分析會的價值是將戰略規劃和年度經營計劃落實下去,變成實實在在的戰斗結果和糧食。 我們開經營分析會一定不是一個通報會,匯報的主管壓力是非常大的,曾記得有位匯報的業務高管匯報完之后,整個上半身和褲子全部濕透。 為什么會這樣?因為經營分析會要有硝煙的味道,言必行、行必果,說到就要做到,沒有做到就要去找根因,經營分析會是要被挑戰的會議。所以,這是經營分析會的第一個目的。 第二點,經營分析會可以提升組織能力,通過分析差距和根因,建流程、建制度。 如果每一次的經營分析會能建三個流程,能建三條規則,能建三個制度,每個部門都這么做,組織能力就提升了。 組織能力就是打勝仗的流程、制度、方法、工具和模板。所以,我們要打勝仗,就要不斷地把打勝仗的這些流程、制度、方法、工具、模板沉淀下來,變成所有人都會的動作。 第三點,經營分析會的價值是檢測我們是不是一線在呼喚炮火,是不是在集中力量打勝仗。 所以,經營分析會上,銷售的嗓門和聲音要很大,銷售要敢對產品,對后臺,對職能部門拍桌子。所以這些是經營分析會的三個價值,大家要重新認識。